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the label 巴黎

[巴黎自助] Finally Go Paris 巴黎我來了~~Final~柯比意基金會 Masions La Roche & Jeanneret + 奧塞美術館 + La Defense 新凱旋門

Image
巴黎記行在忙碌的期末考月中,中斷了很久,不過,流水帳式的遊記....似乎.....嗯,所以決定濃縮最後的幾天在這一篇。 到了第四天,巴黎的和煦陽光開始變成時陰時雨時放晴,好像荷蘭的天空霸佔了巴黎似的,.... 還好帶了防水外套,也算是有備無患吧!! 今天原本早上計劃到龐畢度,卻剛好遇到休館,不過緊鄰龐畢度中心的就是號稱巴黎最大的地下街Les Halles,同時這個地下街也是巴黎最大作為專換metro和RER線的transit hub,應該算是半地下建築,環狀的地下街中間是完全開放式的中庭綠帶,不過,雖然是這麼重要的節點,想要下去,卻得像是台灣傳統市場裡的那種從很不起眼的幾台手扶梯才能下去,下去以後會先面對著中庭,可是,重要的車站指示卻都剛好在我們背面,真是個怪設計,anyway,巴黎最大的Fnac也在這裡,到荷蘭以後逛這種大型書店的機會幾乎是沒有啊,對這種從影音、書籍、3C產品一應俱全的店時再是一點抵抗力都沒有,又再漫畫部門看到久違的日本漫畫,雖然都翻成法文了,不過看看圖也解了饞了。 不過,因為剛好在萊茵河的北岸,還是轉了兩次車才到下一站位在南岸的奧塞美術館,花了一個小時入場買票(因為建築系的關係又免費),在人山人海之中決定由上而下慢慢逛,嗯,到底觀賞這些印象派的經典名畫要用什麼心情呢?在人山人海裡,實在很難靜下心來思考這個問題,看博物館以來,我對圖的解說一直沒有什麼興趣,看畫是要看第一時間的視覺衝擊,嗯,我很喜歡用衝擊這個字,IMPACT,然後記下感動,因為能看第二次的機會實在不大了。偌大的車站建築改建的美術館,其實,現在不少新建的博物館也用很相似的配置,挑高的超大中庭和環繞在四周的帶狀展場,不過,還是太大了,建議先做好功課只選幾個重要的展區仔細欣賞會是比較好的參觀模式喔! 離開奧賽後天氣突然轉陰雨,放棄在近郊本日也休館的Villa Savoye直奔Masions La Roche & Jeanneret,傳說中位於metro九號線Jasmin站的Fondation Le Corbusier 柯比意基金會,隱藏在小巷側面的入口其實並不顯眼,只能由原本設計的側門直接進入客廳,原本的入口因為做為基金會辦公室,已經不對外開放,原本兩家設計同中求異的特色已經沒有辦法體會了,上鎖的玻璃門也阻擋了到屋頂花園的路,讓人有點失望,只有建築系學生會這樣...

[巴黎自助] Finally GO Paris 巴黎我來了~III-2~凱旋門+香榭儷舍大道+塞納河+艾菲爾鐵塔

Image
羅浮宮就在巴黎軸線一端,而凱旋門就在軸線的中央,香榭儷舍大道連接著這兩點,離開Marly,我們走在尺度超大的人行道上,連行道樹都有五層樓高吧? 遠遠的凱旋門就在視線的盡頭,........... 就像Slayers莉娜的火龍神殿一樣,要走好久好久才會突然變大出現在你面前,不過,在逼近凱旋門之前,購物天堂馬上就出現在我們眼前,馬上決定好再次相會的時間和地點,大家開始分頭廝殺~~~~

[巴黎自助] Finally Go Paris 巴黎我來了 II~ 巴黎近郊-楓丹白露+巴士底歌劇院

Image
經過一夜好眠(.....其實床有點太軟,水管也有點吵,除此之外 完美!!),也順利趕上九點半就收攤的早餐,五月一日,本日行程 “楓丹白露”!! 出了hostal大門看了地圖才發現,其實我們離里昂車站好近,所以馬上決定走路去,走在巴黎大街小巷裡,驚喜發現也是不少,發現每到街角就會出現巨大綠色外星人回收桶(因為和以前台灣黃金鼠、紅辣膠相似度80%囉) 學工設的朋友不忘仔細研究一番囉!

[巴黎自助] Finally Go Paris 巴黎我來了~III-1 羅浮宮+咖啡店Marly

Image
巴黎第三天,今天仍然是艷陽天~~~ 今天努力趕早,繼續吃著只有和奶油果醬搭配的麵包,和小小咖啡機煮的拿鐵,不過,這都不夠有趣,有趣的是九點半不到就開始狂收桌椅的旅館老闆,我們九點才開始吃早餐,先吃完的朋友也坐著繼續陪著聊天,沒想到,老闆開始搬走我們四周的桌椅,最後,連沒有在吃早餐的朋友面前的那張桌子都被收掉,想像一下在孤島上吃早餐的感覺,就是那樣,在最後殘存的一張小桌兩張椅子,在空蕩蕩的餐廳中間,我們很堅持的吃完最後一口麵包!!!

[巴黎自助] Finally Go Paris 巴黎我來了~ I 瑪黑區Ledru-Rollin

Image
啊啊! 巴黎回來之後,已經呈現半停機狀態快一個星期了! 現在來補寫一下巴黎遊記~~~ 身為唯一一個第一次去巴黎的人(-___-) 我對巴黎地理沒啥概念,我只有柯比意基金會堅持一定要去,其他那些有名景點就算不說,大概大家也都知道了...... 剛好在4/30荷蘭女王節的下午出發,女王節又是一個荷蘭人狂歡的好理由,前一天晚上在海牙 Richard Mier 設計的市政廳前,數個超大露天party一直狂歡到兩點,滿地都是喝剩的酒瓶塑膠杯,被打碎的巴士站玻璃,到處充滿穿橘色系列衣服的人(荷蘭王室 就是Orange) 到處充滿海尼根啤酒和香菸的味道,總之,就是非常荷蘭式的狂歡法,不過,這次的音樂很不錯,不再都是電音(不知道為什麼荷蘭人非常喜歡電音),而是拉丁美洲嘉年華音樂和西部牛仔那種老式搖滾,一起扭動身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