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t GO][杜哈自助] Day3 AM 世界最富國 卡達杜哈 之 Msheireb Museums 博物館群和Al Terrace的早餐
**還有卡達航空初體驗和樟宜機場機場逛逛請看前篇、後篇喔~~
中間的杜哈建築行,請看 Day3 AM、Day3 PM、Day4AM、Day4 PM~
這個波斯灣半島小國突然揚名國際的大概就是異軍突起的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了,不過在2017年被周邊國家連環斷交、斷海陸交通,也不難發現她大概是gulf這一區的異類吧。不過政治歸政治,我們是來看最富國砸錢在沙漠不毛之地平地而起的建築傑作啊~
杜哈在建築界大放異彩大概是從2008年貝聿銘設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開幕開始的,最新的是今年初(2019)剛開館的卡達國家博物館。就開始建築巡禮囉~
1: Msheireb Museums
參觀費用:免費
正題開始前先來介紹一下Day3的早餐,懶得出門覓食的姐妹決定吃飯店一樓餐廳 AL TERRACE 的自助早餐 ,歐式和阿拉伯式都有,每人50 QAR。這六間聯營飯店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如果是附早餐的住宿,還可以選這六間任一間的早餐餐廳享用早餐~
除了咖啡(拿鐵、卡布等等都可以點)是向餐廳點之後送到位子上之外,其他都是自助式的,麵包、火腿、起司、番茄煮白豆、炒蘑菇....等等也有現煎的omelet。但最特別的是中央一只深口銅鍋,裡面裝的是熬煮多時的豆醬,加上番茄丁、檸檬片、優格,配上餅,就是基本的阿拉伯式早餐了(according to my sister)。
飯店是備有高爾夫球車的~ 我們出門時剛好有車有空,詢問之後,就直接送我們到Al Ashmakh street路邊啦~(golf cart是不能越過柏油馬路的喔)
真是太方便太感謝了~~在炙熱的豔陽天乘著風一下就到了~下車之後只要過個斑馬線就能到博物館群了。
第一個參訪的當然是離飯店最近的是就在Souq Waqif西邊的馬路對面的Msheireb Museums了,之所以是museum"s"是因為四棟杜哈歷史建築重修而組成的博物館群,分別是:
Mohammed bin Jassim House
Company House
Bin Jelmood House
Radwani House
中間的杜哈建築行,請看 Day3 AM、Day3 PM、Day4AM、Day4 PM~
這個波斯灣半島小國突然揚名國際的大概就是異軍突起的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了,不過在2017年被周邊國家連環斷交、斷海陸交通,也不難發現她大概是gulf這一區的異類吧。不過政治歸政治,我們是來看最富國砸錢在沙漠不毛之地平地而起的建築傑作啊~
杜哈在建築界大放異彩大概是從2008年貝聿銘設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開幕開始的,最新的是今年初(2019)剛開館的卡達國家博物館。就開始建築巡禮囉~
1: Msheireb Museums
參觀費用:免費
從Souq往Msheireb Museums的方向看 |
正題開始前先來介紹一下Day3的早餐,懶得出門覓食的姐妹決定吃飯店一樓餐廳 AL TERRACE 的自助早餐 ,歐式和阿拉伯式都有,每人50 QAR。這六間聯營飯店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如果是附早餐的住宿,還可以選這六間任一間的早餐餐廳享用早餐~
除了咖啡(拿鐵、卡布等等都可以點)是向餐廳點之後送到位子上之外,其他都是自助式的,麵包、火腿、起司、番茄煮白豆、炒蘑菇....等等也有現煎的omelet。但最特別的是中央一只深口銅鍋,裡面裝的是熬煮多時的豆醬,加上番茄丁、檸檬片、優格,配上餅,就是基本的阿拉伯式早餐了(according to my sister)。
我妹全阿拉伯式早餐美麗擺盤~ |
飯店是備有高爾夫球車的~ 我們出門時剛好有車有空,詢問之後,就直接送我們到Al Ashmakh street路邊啦~(golf cart是不能越過柏油馬路的喔)
真是太方便太感謝了~~在炙熱的豔陽天乘著風一下就到了~下車之後只要過個斑馬線就能到博物館群了。
第一個參訪的當然是離飯店最近的是就在Souq Waqif西邊的馬路對面的Msheireb Museums了,之所以是museum"s"是因為四棟杜哈歷史建築重修而組成的博物館群,分別是:
Mohammed bin Jassim House
Company House
Bin Jelmood House
Radwani House
超棒的樹下乘涼處(可惜還是太熱) 中央的井會湧出冰涼泉水~ |
整區的都市規劃、尺度和設計都很優秀,可惜就是天氣實在太熱....白天室外完全沒辦法停留...只能速速進入博物館。
一進博物館,原以為是阿拉伯系統的建築師設計的,但博物館群以及National Archive of Qatar(2019/10的現在正在內部整修) 其實都是由英國建築師事務所 John McAslan + Partners 設計規劃的 (也是King's Cross Station的建築師),周邊block也都屬於Msheireb Properties所有,正在進行大規模的都市開發...所以整個杜哈市區就是個超大工地的狀態... 沙漠區天乾物燥...四處飛沙走石啊...這就是為什麼說住在Souq Waqif區內比較好了,至少一從飯店走出來看到的是很中東風味的步行區啊。
四棟house的天花/屋頂完全採用古法製作: 整排木梁放置在牆體上(所以在室外天花高度才會看到整排突出的木桿),上方再放紅色綠色的竹網(古代竹子是哪來的?) ,上面在放上更細編的竹蓆,再澆置屋頂。聽說當年連木頭都是進口的...在這裡蓋房子真是不容易啊...材料都不是在地能取得的......漆黑的木桿上還是有現代該有的偵煙器等等,但灑水頭就只能做在牆上了(沒地方藏水管啊...)。
回到正題,Msheireb Museums是免費參觀的,只需要在各house的入口處簽名本簽個名到此一遊即可,記得寫上Taiwan喔。杜哈傳統宅邸最多三層樓,格局方正,必有一個以連廊環繞的寬闊內院。這四個house都是這個格局,在參觀house們之間也會讓大家認識傳統建築和卡達文化。(到現在還是不太確定...卡達?伊斯蘭?和阿拉伯?文化的關係..)
現在博物館群也有推出免費導覽APP,安裝之後就能直接從手機上聽到四個house的各區英文導覽了。(真希望世界上其他的博物館也推出這個服務啊~)
Bin Jelmood House
這是我們參觀的第一個House, 由Msheireb Properties 的執行長某一位卡達公主大人推動的人權教育,述說著世界(?)和卡達的奴隸史和奴隸解放的過程。
(from介紹)12世紀,這個house本來也是一個奴隸主和奴隸商人的住宅...卡達有一段時間靠在海灣打撈天然珍珠出口維生,徒手下去撈珍珠的就是脖子上套著繩子的黑人奴隸....
在英國統治時期,在卡達的奴隸只要逃到英國所屬的政府機關就能獲得英國簽署的官方自由文件,文件的最後一句是" From this day on, (his/her name) is free. " 對於生而自由的我們...感覺真是....不知道要怎麼形容才好...
英國政府後來也逼著卡達代表(卡達那時還未獨立)簽署了廢除奴隸的法令。但諷刺的是現在卡達為數不少的基層外籍勞工(包含建築土木工人)也還是處在如奴隸般的工作狀態(工作環境惡劣...幾乎拿不到薪水..)...常常被西方媒體攻擊(杜拜也好不到哪去...) 公主大人哪時候會解救他們呢?
考慮到石油天然氣總有賣完的一天(台灣天然氣就是從卡達進口的),卡達也是有危機意識的,博物館裡也介紹,已經展開各種科學和醫療研究開發其他的經濟來源,並在郊區(也是國家圖書館所在)建設了與世界各研究單位合作的教育城(Education City)。
不管博物館的內容,但展覽的多媒體設計地非常優秀。因為都是照片和影音紀錄,要設計的讓大家有興味地一直聽下去看下去真的需要功力~
Company House
所謂Company其實就是英國石油公司/英國政府(很有東印度公司的感覺...),卡達的奴隸採天然珍珠產業被日本MIKIMOTO人工養珠徹底擊垮、又遇上悽慘暴風雨天災後,介紹說得有點詼諧 "1922年突然有一群英國人登上了卡達的西岸,不怕熱地在沙漠裡穿梭," 接著就發現了石油,Company house就是當時的石油公司總部。除了英國人之外,不少當地人也因為有著異於常人的方向感、第六感、耐力等等對石油開採貢獻卓越而在company house留下了名。
(不同的博物館會不停地強調MIKIMOTO和這段歷史...一個人的致富發明...卻是另一群人、甚至是國家的末日啊)
介紹說以當時車子的性能加上路況(應該根本沒有路...),從杜哈到發現石油的Dukhan至少要6~8小時(現在開高速公路只要一個多小時),廣場裡本來有一台當時橫渡卡達半島的卡車的,可惜維修中沒有展出。
卡達經濟開始回穩要一直到1949年在Dukhan發現更多油田,也才有本錢在1971年脫離英國獨立。
更多石油公司的歷史也可閱讀wikipedia。
Radwani House
這是一棟卡在national archive旁的小住宅,介紹卡達傳統住宅各空間的使用,男性專用客廳、女性專用客廳、長男的臥室、水井...等等。
就是縮小版的 杜哈傳統宅邸,再寫一次囉:最多三層樓(還兼watch tower吧),格局方正,必有一個以連廊環繞的寬闊內院(兼圈養牲畜)。
介紹說...似乎家家戶戶的每個房間都會有下面照片裡的雙孔雀圖(是玻璃的),到底是保平安還是做什麼用的哩?
Mohammed bin Jassim House
這個house就比較像是杜哈現代史展覽了,自從發現石油生活開始好轉之後的變化,第一間藥局、第一間現代學校...等等的招牌和照片和這整區的建築都市設計介紹。
比較驚奇的發現是,介紹小學教具的地方,突然發現量角器上寫著中文?正三、正四? 仔細一看是Made in Taiwan啊~ 如果到這博物館不妨找找喔~
Msheireb Museums博物館就介紹到這裡囉~
很帥的自行車架 要到什麼季節才能舒服地騎腳踏車呢? |
一進博物館,原以為是阿拉伯系統的建築師設計的,但博物館群以及National Archive of Qatar(2019/10的現在正在內部整修) 其實都是由英國建築師事務所 John McAslan + Partners 設計規劃的 (也是King's Cross Station的建築師),周邊block也都屬於Msheireb Properties所有,正在進行大規模的都市開發...所以整個杜哈市區就是個超大工地的狀態... 沙漠區天乾物燥...四處飛沙走石啊...這就是為什麼說住在Souq Waqif區內比較好了,至少一從飯店走出來看到的是很中東風味的步行區啊。
King's Cross Station~ |
四棟house的天花/屋頂完全採用古法製作: 整排木梁放置在牆體上(所以在室外天花高度才會看到整排突出的木桿),上方再放紅色綠色的竹網(古代竹子是哪來的?) ,上面在放上更細編的竹蓆,再澆置屋頂。聽說當年連木頭都是進口的...在這裡蓋房子真是不容易啊...材料都不是在地能取得的......漆黑的木桿上還是有現代該有的偵煙器等等,但灑水頭就只能做在牆上了(沒地方藏水管啊...)。
屋頂外露的構造 |
回到正題,Msheireb Museums是免費參觀的,只需要在各house的入口處簽名本簽個名到此一遊即可,記得寫上Taiwan喔。杜哈傳統宅邸最多三層樓,格局方正,必有一個以連廊環繞的寬闊內院。這四個house都是這個格局,在參觀house們之間也會讓大家認識傳統建築和卡達文化。(到現在還是不太確定...卡達?伊斯蘭?和阿拉伯?文化的關係..)
現在博物館群也有推出免費導覽APP,安裝之後就能直接從手機上聽到四個house的各區英文導覽了。(真希望世界上其他的博物館也推出這個服務啊~)
Bin Jelmood House
這是我們參觀的第一個House, 由Msheireb Properties 的執行長某一位卡達公主大人推動的人權教育,述說著世界(?)和卡達的奴隸史和奴隸解放的過程。
(from介紹)12世紀,這個house本來也是一個奴隸主和奴隸商人的住宅...卡達有一段時間靠在海灣打撈天然珍珠出口維生,徒手下去撈珍珠的就是脖子上套著繩子的黑人奴隸....
在英國統治時期,在卡達的奴隸只要逃到英國所屬的政府機關就能獲得英國簽署的官方自由文件,文件的最後一句是" From this day on, (his/her name) is free. " 對於生而自由的我們...感覺真是....不知道要怎麼形容才好...
英國政府後來也逼著卡達代表(卡達那時還未獨立)簽署了廢除奴隸的法令。但諷刺的是現在卡達為數不少的基層外籍勞工(包含建築土木工人)也還是處在如奴隸般的工作狀態(工作環境惡劣...幾乎拿不到薪水..)...常常被西方媒體攻擊(杜拜也好不到哪去...) 公主大人哪時候會解救他們呢?
考慮到石油天然氣總有賣完的一天(台灣天然氣就是從卡達進口的),卡達也是有危機意識的,博物館裡也介紹,已經展開各種科學和醫療研究開發其他的經濟來源,並在郊區(也是國家圖書館所在)建設了與世界各研究單位合作的教育城(Education City)。
不管博物館的內容,但展覽的多媒體設計地非常優秀。因為都是照片和影音紀錄,要設計的讓大家有興味地一直聽下去看下去真的需要功力~
當然也是小阿拉伯人說明給我們聽~ |
所謂Company其實就是英國石油公司/英國政府(很有東印度公司的感覺...),卡達的奴隸採天然珍珠產業被日本MIKIMOTO人工養珠徹底擊垮、又遇上悽慘暴風雨天災後,介紹說得有點詼諧 "1922年突然有一群英國人登上了卡達的西岸,不怕熱地在沙漠裡穿梭," 接著就發現了石油,Company house就是當時的石油公司總部。除了英國人之外,不少當地人也因為有著異於常人的方向感、第六感、耐力等等對石油開採貢獻卓越而在company house留下了名。
(不同的博物館會不停地強調MIKIMOTO和這段歷史...一個人的致富發明...卻是另一群人、甚至是國家的末日啊)
介紹說以當時車子的性能加上路況(應該根本沒有路...),從杜哈到發現石油的Dukhan至少要6~8小時(現在開高速公路只要一個多小時),廣場裡本來有一台當時橫渡卡達半島的卡車的,可惜維修中沒有展出。
Company house 石油公司文物 |
更多石油公司的歷史也可閱讀wikipedia。
Radwani House
Radwani House的內院 這張就能清楚看到突出的木樑 |
這是一棟卡在national archive旁的小住宅,介紹卡達傳統住宅各空間的使用,男性專用客廳、女性專用客廳、長男的臥室、水井...等等。
就是縮小版的 杜哈傳統宅邸,再寫一次囉:最多三層樓(還兼watch tower吧),格局方正,必有一個以連廊環繞的寬闊內院(兼圈養牲畜)。
介紹說...似乎家家戶戶的每個房間都會有下面照片裡的雙孔雀圖(是玻璃的),到底是保平安還是做什麼用的哩?
女性專用客廳兼簡易廚房(隔壁還有一間廚房) |
Mohammed bin Jassim House
這個house就比較像是杜哈現代史展覽了,自從發現石油生活開始好轉之後的變化,第一間藥局、第一間現代學校...等等的招牌和照片和這整區的建築都市設計介紹。
比較驚奇的發現是,介紹小學教具的地方,突然發現量角器上寫著中文?正三、正四? 仔細一看是Made in Taiwan啊~ 如果到這博物館不妨找找喔~
就是這個量角器~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歡迎留言~(留言後由版主發布)